孟子 (約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       梁啟超(1873年~1929年)
    屈原 (約公元前340年~約公元前278年)       魯迅 (1881年~1936年)
    司馬遷(約公元前145年~90年)       周建人(1888年~1984年)
    王之渙(688年~742年)       胡適(1891年~1962年)
    孟浩然(689年~740年)       葉紹鈞(1894年~1988年)
    王昌齡(690年~756年)       林語堂(1895年~1976年)
    王維(692年~761年)       徐志摩(1897年~1931年)
    李白 (701年~762年)       朱自清(1898年~1948年)
    杜甫(712年~770年)       豐子愷 (1898年~1975年)
    韓愈 (768年~824年)       聞一多(1899年~19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       老舍(1899年~1966年)
    柳宗元(773年~819年)       冰心(1900年~1999年)
    李商隱(813年~858年)       沈從文(1902年~1988年) 
    歐陽修(1007年~1071年)       巴金(1904年~2005年)
    王安石(1021年~1086年)       張愛玲(1920年~1995年)
    蘇軾 (1037年~1101年)       金庸 (1924年~)
    李清照(1084年~1151年)       余光中 (1928年~ )
    岳飛(1103年~1142年)       白先勇(1937年~)
    辛棄疾(1140年~1207年)       周國平(1945年~)
    馬致遠 (1250年~1324年)       余秋雨(1946年~)
    莫泊桑 (1850年~1893年)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今山東鄒縣)人。孟子是戰國時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曾受業於孔子的孫子子思,是繼孔子之後儒家學派最重要的一位代表。他主張「尊賢授能,俊傑在位」;他力主仁政,認為只要行仁政,就能「王天下」(即統治天下);他還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他提倡「性善論」,主張存心養性。孟子的學說對後世儒者影響很大,被認為是孔子學說的繼承者,有「亞聖」之稱,其重要思想可見於《孟子》一書。《孟子》據說由孟軻弟子萬章等人記述,全書共七卷,二百六十一章。《孟子》為研究孟子及孔孟學派的主要材料。而《孟子》散文,雖然總的來說還沒有脫離語錄體,但較之《論語》卻有了很大的發展,它的風格和語言對歷代的散文影響很大。

[頁首]

屈原(約公元前340年~約公元前278年)
原名屈平,又自云正則。字原,又自云靈均。是戰國時期楚國的詩人、政治家。為楚國貴族後代,曾任楚懷王的左徒,本是楚國的重臣。但因觸動貴族利益而遭毀謗中傷,失去了懷王的信任,被遷為三閭大夫,後更被放逐漢北。懷王死後,頃襄王繼位,屈原再遭讒毀,被放逐到更遠的江南。後來楚都郢被秦攻佔,屈原絕望地自沉於汨羅江。重要著作有《離騷》、《天問》、《九歌》等。屈原多透過作品來表達自己內心情懷,反映其施行「美政」、振興楚國的政治理想與愛國熱情,表現其修身潔行的高尚情操和嫉惡如仇的鬥爭精神,有些亦表達了他對宇宙、人生、歷史、神話傳統的看法。就形式而言,屈原作品迥異於北方的《詩經》,更善於運用比興象徵手法,句式突破四言為主的格局而變化多端,又多用虛字來協調音節,具有一唱三歎、跌宕起伏的韻味。總而言之,屈原作品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形式上,都極富創造性,成為《詩經》之外中國古代文學的另一個源頭。

[頁首]

司馬遷(約公元前145年~90年)
字子長,漢代夏陽(今陝西韓城)人。父親司馬談是太史令,自幼受到家學的薰陶。其父死後,繼任為太史令。不幸在天漢二年(公元前99),因為替投降匈奴的將領李陵辯解,觸怒了漢武帝,被判下獄,慘遭宮刑。他忍辱負重,出獄後發憤著述,終於完成了《史記》這部巨著。
司馬遷是一位傑出的史學家,也是一位優秀的文學家。《史記》兼有史學和文學的價值。在《史記》中,司馬遷不僅首創了紀傳體通史的體裁,而且以「不虛美、不隱惡」的修史態度為後世史家樹立典範。而他的史筆高妙,在人物傳記中,刻畫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敘事則帶有強烈的故事性,成為優美的歷史散文,傑出的傳記文學作品。


[頁首]

王之渙(688年~742年)
字季淩,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最具代表性的邊塞詩人之一。唐玄宗開元初,王之渙任冀州衡水主簿,後遭誣陷棄官。晚年任文安縣尉。
王之渙性格豪放,有俠氣,常擊劍悲歌,與高適、王昌齡等相唱和。他的詩多為當時樂工製曲歌唱,名動一時。
王之渙擅長描寫邊塞的雄偉風光,意境闊大,情感奔放,語言奇警。可詩歌多已散佚,流傳下來的僅六首,其中以《登鸛雀樓》和《涼州詞》最為著名。

[頁首]

孟浩然(689年~740年)
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唐代首個大量創作山水詩的詩人。繼謝靈運之後,開王維山水詩的先聲,在詩壇上與王維齊名,史稱「王孟」。一生在求官與退隱中度過。少年時隱居鹿門山,壯年時曾往吳越(今江浙一帶)漫遊,後至京城長安(今陜西西安)謀求官職,但仕進無門,最終又還歸故園,在徜徉山水中自找樂趣。
孟浩然的作品主要反映隱居生活,或描寫旅途中的景物風光,內容並不豐富。但其山水詩所描繪的既有壯麗山川,也有隱逸者幽棲生活的情趣。他的一些詩或氣勢磅礡,或含蓄蘊藉,情景交融,表現了當時士大夫的歡樂與哀愁。描寫旅途情景的詩歌,更富於變化,繪聲繪影,境界優美,引人入勝。有《孟浩然集》傳世。

[頁首]

王昌齡(690年~756年)
字少伯,唐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盛唐著名詩人。曾以七絕名重一時,與高適、王之渙齊名。開元十五年(727年)中進士,數任小官,屢遭貶謫。天寶七年(748年)又被貶為龍標縣尉。安史之亂中,回歸故里,被亳州刺史閭丘曉所殺。
王昌齡擅長寫七言絕句,作品取材廣泛,尤以描寫邊塞生活見稱。他的詩善於抒情,言少意多,耐人思索。語言流麗工巧,風格雄渾自然,被譽為「七絕聖手」。有《王昌齡集》傳世。

[頁首]

王維(692年~761年)
字摩詰,唐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玄宗開元九年(721)登進士第,曾任大樂丞(太常寺樂官)。安史亂中被俘,屈事安祿山;亂平後降職。後升至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傳世有《王右丞集》。
王維的創作可分前後兩期。前期開元年間,志在用世,詩作內容廣闊,風格多樣,邊塞詩格調尤其激昂;後期詩作以山水田園詩為主,趨向清淡自然。晚年在終南山輞川別墅,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
王維精通音樂,工書善畫,更精研佛理。其山水詩,空靈淡遠,將詩情、畫意、樂韻、禪機,融為一體。後世稱王維為「詩佛」。蘇軾評王維詩畫云:「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有「詩畫」之譽。

[頁首]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別號青蓮居士,是唐代最偉大的詩人。在中國文學史上,與杜甫齊名,史稱「李杜」。五歲時隨父由西域的碎葉城(今吉爾吉斯境內)遷回綿州(今四川綿陽)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少年時,曾遊歷許多地方,受玄宗愛重和禮遇。但因李白性格傲岸,蔑視權貴,不能為玄宗和權貴們所容,被迫離開長安,重新開始漫遊生活。寶應元年(762年),病死於族叔當涂(今安徽)縣令李陽冰家,結束了窮困和漂泊的一生。李白受道家思想和遊俠思想影響較大,加上一生不得志,因此他憤世嫉俗、蔑視權貴、追求個人自由和個性解放,這些思想傾向在作品中有充分的表現。李白的詩想像綺麗,不拘一格。他推崇《風》、《雅》及「建安風骨」,學習樂府民歌,再融合他豪邁不羈的性格,形成了他所特有的飄逸、奔放、雄奇、壯麗的藝術風格。藝術特點是強烈的浪漫主義色彩,運用誇張手法,把自己熱烈的情感注入所描寫的對象之中,以驚世駭俗的筆墨,恣意揮灑,真所謂「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重要著述有《李太白集》傳世。

[頁首]

杜甫(712年~770年)
字子美,祖籍襄陽(在今湖北省),生於鞏縣(今屬河南省)。祖父是初唐著名詩人杜審言。曾應進士考試,不第。唐玄宗天寶年間,客居長安近十年,很不得志。安史之亂時,被亂軍所俘,後出逃到鳳翔,任左拾遺。唐肅宗乾元二年(759),他棄官入蜀,在成都郊外構築草堂定居。晚年攜家出峽,病死於途中。因為在成都時,節度使嚴武曾薦他為工部員外郎,所以後世稱他為杜工部;又因他曾居長安杜陵附近的少陵,所以又稱杜少陵。
杜甫詩常寄寓個人情懷於現實時事之中,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亂前後二十多年的社會面貌,因此有「詩史」之稱。他無論寫國難民困還是個人際遇,都充滿真情實感,表現出悲天憫人的情懷,因此又有「詩聖」之稱。其詩風沉鬱頓挫,格律嚴整,以「語不驚人死不休」自詡,對後世詩壇影響鉅大。他的作品輯錄為《杜工部集》。

[頁首]

韓愈(768年~824年)
字退之,別號韓文公、韓昌黎,謚號文,是唐代文學家。三歲喪父,由兄嫂撫育,刻苦自學。貞元八年(792年)中進士,曾任國子博士。元和十二年(817年),隨宰相裴度征討淮西吳元濟叛亂,任行軍司馬。因平亂有功,升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819年),因諫阻憲宗迎佛骨,貶為潮洲刺史;後官至吏部侍郎。卒謚文,世稱韓文公。韓愈的散文在繼承先秦兩漢古文的基礎上,有所創造,代表作有《原道》、《師說》等。「氣勢雄健」是韓文的風格特點。重要著述有《昌黎先生集》。
韓愈反對六朝以來的駢偶文風,提倡散體,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的倡導者,當世並稱「韓柳」。

[頁首]

白居易(772年~846年)
字樂天,別號香山居士,原籍太原(今屬山西)。唐代的偉大詩人。唐德宗貞元十六年(800年)中進士。其後因被貶謫,仕途受挫,壯志逐漸消磨,在廬山香爐峰下東林寺邊築草堂修仙學佛。元和十五年(820年),唐穆宗李恆即位,白居易被召回長安任職。此後曾任蘇州刺史、太子賓客分司東都、太子少傅、刑部尚書等職。晚年與劉禹錫唱和甚多,人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作十分豐富,其中最有特色的是諷諭詩。這類作品,主題明確,能夠揭示現實,反映民生疾苦。他的長詩《琵琶行》和《長恨歌》,也是千古傳誦的名篇。有《白氏長慶集》傳世。

[頁首]

柳宗元(773年~819年)
字子厚,河東解鯀(今山西永濟)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二十一歲便考中了進士,歷官至監察御史。順宗繼位後,柳宗元參與王叔文的「永貞革新」,致力改革朝政。不到一年,新政遭宦官和權貴阻撓而失敗。王叔文被處死,柳宗元被貶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馬,後改任柳州(今廣西柳州)刺史。後病逝於任內,時年四十七歲,世稱柳河東、柳柳州。
柳宗元與韓愈共同倡導古文運動,並稱「韓柳」。柳宗元一生的文學創作極其豐富,文章體裁廣泛,有論說、寓言、傳記、山水遊記等,其中以山水遊記最膾炙人口。他善於將深沉的愁思和哲理性的感慨,不落痕跡地融化到景物描繪之中,歷來享有盛譽。作品大都內容深刻,語言簡潔精煉。有《柳河東集》傳世。

[頁首]

李商隱(813年~858年)
字義山,號玉谿生,唐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晚唐的著名詩人。二十四歲中進士。由於李商隱陷入牛李黨爭的漩渦中,屢遭排擠,所以終身過著窮愁潦倒、寄人籬下的幕僚生活。晚年辟為鹽鐵推官,客死滎陽。
李商隱尤工於律詩。他的大部分詩作,辭藻華麗,意境深遠,對仗精工,音韻和諧,情思纏綿,讀來使人蕩氣迴腸。作品多寫時代亂離、個人失意的感慨,以借古諷今的詠史詩和纏綿深摯的愛情詩最有特色。有《李義山詩集》傳世。


[頁首]

歐陽修(1007年~1071年)
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北宋廬陵(今江西吉安)人。自幼刻苦力學,尤其喜讀韓愈的文章。宋仁宗天聖八年(1030)考取進士,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副宰相)。晚年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合,辭官隱退。死後諡號「文忠」。
歐陽修是北宋中葉的文壇領袖。他繼中唐韓愈之後,再次推展詩文革新運動。他的詩文革新理論,與韓愈一脈相承,反對片面地追求形式辭藻,提倡平實的文風,要求語言清新通俗;又竭力獎掖後進,著名的古文家蘇軾、曾鞏等都出自他的門下。
歐陽修在散文、詩詞創作方面都有極高的成就,著作甚豐:詩文輯為《歐陽文忠公集》,詞集有《六一詞》。其中,散文的成就最為特出,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富有陰柔之美。

[頁首]

王安石(1021年~1086年)
字介甫,號半山,北宋撫州臨川(今江西省臨川縣)人。王安石是北宋中葉一位政治家、思想家,也是一位文學家,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宋仁宗慶曆二年(1042年)中進士,歷任鄞縣令、舒州通判等職。宋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任宰相,主持變法,厲行改革,後受到守舊勢力的阻撓和反對。元豐三年,封荊國公,因此世稱荊公。1086年憂憤病逝,贈太傅,後謚號文。
王安石的散文以識見卓越、議論透闢、筆力雄健見稱。他的詩作,也善於議論,能反映社會現實;前期清朗剛勁,愛用典,有散文化傾向;後期婉麗多姿,自然蘊藉。有《臨川集》傳世。

[頁首]

蘇軾(1037年~1101年)
字子瞻,別號東坡居士,謚號文忠,是北宋文學家。蘇軾的父親蘇洵是當時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蘇軾自幼便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加上刻苦力學,所以年紀很小就有很好的學問,而且多才多藝。蘇軾中進士後,深受主考歐陽修的賞識,但他仕途坎坷,屢次被貶。蘇軾在文學上具有多方面的創作才能,散文、詩、詞都有很高成就。蘇軾的散文文理自然,明白暢達。詩歌情真意切,善於運用比喻和誇張手法,詩風以清新豪健為主。蘇軾的詞,突破了詞為「豔科」的樊籬,擴大了詞的題材,凡是詩歌所寫的生活內容,同樣可用詞來表達,蘇軾「以詩為詞」,在詞壇上獨樹一幟。他突破音律形式的束縛,一掃晚唐以來綺豔柔糜的風尚,筆力縱橫,氣勢磅礡,意境開闊,風格多樣,開創了與婉約派相對的豪放詞派,像懷古、詠史、說理、感時、記遊、詠物等向來只是詩的題材,而在蘇軾筆下,同樣可以入詞。
蘇軾一生著作頗豐,今存詩歌四千餘首,詞三百餘首。著有《東坡文集》、《東坡詞》。
蘇軾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同列為唐宋八大家。

[頁首]

李清照(1084年~1151年)
女詞人,自號易安居士,宋代齊州章丘(今屬山東)人。幼時從父李格非學習經書、書法、文章,兼通音律,少年時就有詩名。後嫁與金石學家趙明誠,在金兵入主中原前,生活較優裕,夫婦志趣相投,共同編撰了《金石錄》。靖康之難後,避亂江南,明誠客死旅途,她輾轉流離,移居杭州,文物家產喪失殆盡,孤苦悲淒,抑鬱地渡過晚年。
她的詞作,前期主要寫家庭生活的閑逸情趣,南渡後則多哀歎身世,抒寫國破家亡的悲恨。雖然題材情調有所區別,但都善於將精美的韻律與口語化的清麗語言結合起來,對片斷生活情景作白描,融情入景,韻致悠遠,開拓了婉約派詞的新境界,後世稱為「易安體」。有《漱玉集》傳世。
 

[頁首]

岳飛(1103年~1142年)
字鵬舉,相州湯陰(今河南)人。南宋初期抗金名將、民族英雄和軍事家。應募抗金後,屢立戰功,收復不少失地。直至宋徽宗紹興九年(1139年),宋高宗、秦檜與金議和。岳飛上表反對,力主抗金。次年,金兀朮破壞和約,進兵河南,岳飛出兵反擊,於郾城大破金軍,收復鄭州、洛陽等地。但宋高宗、秦檜一心求和,下令退兵。後遭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陷害,被誣謀反入獄。紹興十一年被殺害,死時三十九歲。
岳飛工於詩詞。作品均為抒發愛國情志,直抒胸臆,慷慨激昂,悲壯粗獷,音調激越,很能鼓舞人心。著有《岳武穆集》。

[頁首]

辛棄疾(1140年~1207年)
字幼安,號稼軒,宋代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北宋已淪亡,他的家鄉為金人統治區。二十一歲時參加北方抗金義軍,不久投歸南宋,歷任湖北、浙東等五地安撫使。辛棄疾堅決主張抗金,恢復中原,但遭到主和派的打擊,長期閑居江西。晚年一度被起用,不久病逝。
辛詞大多抒寫北定中原的壯志,表達遭遇排斥、報國無路的悲憤。詞風多樣,清逸、委婉、秀麗、樸實諸格兼具,而主調則是雄放慷慨。他以寫散文的筆法填詞,隨物賦形,並常以經史諸子、佛道典故入詞,承蘇軾之後,進一步開拓了詞的題材,豐富了詞的表現手法,使豪放派卓然成為可與婉約派分庭抗禮的流派,與蘇軾合稱「蘇辛」。有《稼軒長短句》、《辛稼軒詩文鈔存》傳世。

[頁首]

馬致遠(1250年~1324年)
別號東籬,是元代著名雜劇作家。早年曾做過江浙行省省務官,晚年選擇了杭州西湖作為退隱之所,過恬淡閑適的生活,以編寫戲劇度日。創作雜劇共十六種,現存七種,以《漢宮秋》(王昭君的故事)的成就最高。其他的作品多以神仙故事為題材。馬致遠是元代散曲中最有影響的一家。他的散曲取材相當廣泛,風格上豪放與清逸兼備,語言本色清俊,開拓了散曲的意境,對後世影響很大,也標誌散曲從世俗演唱逐漸向文人自我抒情的轉化。馬致遠重要著述現存有雜劇《漢宮秋》、《青衫淚》、《荐福碑》等七種。散曲《東籬樂府》輯本。馬致遠與關漢卿、白樸、鄭光祖並稱「元曲四大家」。

[頁首]

莫泊桑(1850年~1893年)
原名居伊•德•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法國著名小說家。1850年,出生於法國西北部諾曼第省的一個沒落貴族家庭。1870年,在巴黎攻讀法學,適逢普法戰爭爆發,遂應征入伍。戰後,定居巴黎,先後在海軍部和教育部任職。他在業餘常常參加各種文學活動。1880年,發表第一部短篇小說《羊脂球》,此後又陸續寫了三百多篇精彩的短篇小說,博得「世界短篇小說之王」的美譽。莫泊桑擅長從平凡瑣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義的片斷,以小見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實。他側重摹寫人情世態,構思佈局別具匠心,在細節描寫、人物語言和故事結尾的設置方面均有獨到之處。他的作品富有感染力,並充滿辛辣的諷刺。
莫泊桑短篇佳作有《羊脂球》、《一家人》、《我的叔叔于勒》、《米隆老爹》、《兩個朋友》、《項鏈》等,他創作了6部長篇小說包括《一生》、《俊友》(又譯《漂亮朋友》)、《溫泉》、《皮埃爾和若望》、《像死一般堅強》,以及《我們的心》。

[頁首]

梁啟超(1873年~1929年)
字卓如,別號飲冰室主人、任公等,廣東新會人。近代思想家、學者、文學家。清末舉人,維新變法運動主要人物之一,與其師康有為並稱「康梁」。
光緒二十四年(1898)到北京,參與「百日維新」。戊戌變法失敗後,逃亡日本,先後編輯《清議報》、《新民叢報》與《新民小說》,宣揚變法,主張君主立憲。辛亥革命後,由日本回國,任司法總長。1920年自歐洲考察回國後,潛心於學術研究。晚年在清華國學研究院講學。
梁啟超為「詩界革命」和「小說界革命」的倡導者,在詩、詞、散文、戲曲和小說的創作上都有一定的成就。詩文、專著等創作都收集在《飲冰室全集》內。他的文章議論縱橫,說理透徹,語言淋漓酣暢,筆端常帶感情,具有很大的鼓動性,被稱為「新民體」。

[頁首]

魯迅(1881年~1936年)
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初字豫山,後改字豫才。筆名有唐俟、巴人、長庚等。是現代著名的文學家,也中國新文學的奠基人之一。1898年考入南京江南水師學堂,後轉入江南礦務鐵路學堂。曾留學日本,先學醫,後棄醫從文,提倡文藝運動。1912年應蔡元培之邀,到南京教育部工作,後隨政府遷北京。在京期間,積極投身「五四」新文化運動。1918年開始參加《新青年》的編輯工作,並以筆名「魯迅」陸續發表《狂人日記》、《藥》、《孔乙己》等短篇小說。魯迅的小說,可視為社會病態的刻劃,「改良人生」是小說創作中竭力探索的主題。魯迅善於把傳統小說的筆調和章法,用於現代小說思維和敘述格局,裁剪和佈局得當。這種小說技法,成為中國現代小說以後發展和摸索的方向。魯迅一生中寫得最多的是雜文,「五四」時期,在《新青年》上發表了許多雜感(雜文)體短文。他的雜文形式不拘一格,內容主要抨擊時政,鞭撻習俗,啟發民智,以期改革,帶有廣泛的社會批判特點。其雜文尖銳鋒利,精煉潑辣,既面向時代風雲,也蘊涵人生體味。魯迅小說以冷峻悲憫深入現代人心,影響深遠,方興未艾,著有短篇小說集《吶喊》、《徬徨》;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等。此外,還編著了《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整理了《嵇康集》,輯錄了《會稽郡故書雜集》、《小說舊聞鈔》等。

[頁首]

周建人(1888年~1984年)
字松濤,浙江紹興人。魯迅和周作人的胞弟,著名的社會活動家、生物學家。幼年因家境衰落而輟學,自學成材。曾先後在其家鄉任小學、中學教師,後於上海商務印書館擔任編輯工作,編輯過中小學動植物學教科書和自然科學小叢書。1949年後,先後在中國國家出版總署及高等教育部出任要職,並曾任浙江省省長。
周建人的回憶性散文語言樸素,感情真摯,以小見大,從日常小事中刻劃人物的精神風貌,如《略談關於魯迅的事情》和《魯迅回憶錄》。科普小論文語言平實,簡潔準確,層次清楚,邏輯性強,如自然科學著作《科學雜談》。

[頁首]

胡適(1891年~1962年)
又名洪騂,字適之。安徽績溪人。現代著名學者、思想家。1906年考入中國公學,並開始在《競業旬報》上發表文章,不久擔任該刊主編。1910年赴美留學,先後攻讀文學和哲學。1917年完成博士論文後返國,曾擔任多間院校的教授和院長,並參與《新青年》的編輯工作。1938年任國民參政會參政員,隨後擔任了駐美大使。
胡適是「五四時期」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倡導者和推動者之一,他率先提出用白話文取代文言文寫作的主張,並身體力行,用白話寫詩著文,宣傳新文化。主要著作有《中國哲學史大綱》、《白話文學史》、《嘗試集》等。

[頁首]

葉紹鈞(1894年~1988年)
字聖陶,江蘇蘇州人。現代著名作家和教育家。1912年於蘇州公立第一中學畢業後,曾任小學、中學教師、北京大學講師,發表新詩、劇本和小說等文學作品,並長期擔任編輯、出版工作,先後主編刊物《小說月報》、《文學旬刊》,及雜誌《小學生》等。1921年與沈雁冰、鄭振鐸等發起組織文學研究會,積極培育出巴金、戴望舒、丁玲等著名作家。1922年與朱自清、俞平伯等組織中國新詩社,創辦《詩月刊》。
葉紹鈞的作品大多描寫知識分子和小市民的生活,以結構細緻嚴謹,風格樸實雋永見稱。著作有童話集《稻草人》、長篇小說《倪煥之》、短篇小說集《隔膜》和散文集《西川集》等。

[頁首]

林語堂(1895年~1976年)
福建龍溪人。著名的學者、作家。1912年入讀上海聖約翰大學。1923年在德國萊比錫大學獲博士學位。曾任教於北京大學、廈門大學等。先後創辦《人間世》、《宇宙風》等雜誌。1967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
著作有《吾國與吾民》、《生活的藝術》、《蘇東坡傳》、《京華煙雲》等。林語堂的散文,語言質樸無華,平淡中見深長,閑談中帶幽默。無論是敘事、議論、抒情或演說,均吐露真摯的情感,或快言快語,或妙語如珠,或意蘊雋永,富有親切感。

[頁首]

徐志摩(1897年~1931年)
原名章垿(粵音「序」),字又申,志摩是他的號;浙江海寧人。早年師事梁啟超,後到美國和英國留學。回國後,在北京、上海等地教書。曾與胡適、聞一多等組織新月社,主編北京《晨報》副刊《詩鐫》,提倡新詩的格律化。1931年因飛機失事遇難。
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詩人。他的詩多用坦誠率真的筆調,抒發個人奔放熱烈的感情。在形式方面,注重格律,講求節奏,多用疊字排句;又善於運用精美富麗的詞藻、生動貼切的比喻。總括而言,他的詩富於想像力和浪漫氣息,表現出飄逸灑脫的風格。他的散文與詩歌一樣,注重錘煉字句,詞藻華美。著作有《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現已彙編為《徐志摩全集》。

[頁首]

朱自清(1898年~1948年)
原名朱自華,字佩弦,別號實秋,浙江紹興人。現代著名散文作家。1919年創作並發表新詩處女作《睡吧,小小的人》,在文壇上獲得聲譽。192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後在中學任教,並致力於詩歌、散文創作。「五四」運動開始後,更與好友創辦新詩雜誌《詩月刊》。1921年為文學研究會的早期會員之一。1925年任清華學校大學部國學教授,期間開始研究古典文學和散文創作。1931年赴英國倫敦學習語言學和英國文學,並漫遊歐陸。抗戰前後,相繼在西南聯合大學和清華大學擔任教授。
朱自清的新詩清新、流暢、凝煉、優美,著有詩文集《蹤跡》及詩集《雪朝》等。他的散文主要有遊記、隨筆、特寫、雜感等,感情真摯清純,結構縝密精巧,語言樸素雋永,風格靈動而敦厚,委婉而細膩,其中以抒情小品最為光輝絢麗,著有散文、雜文集《背影》、《歐遊雜記》、《你我》等。

[頁首]

豐子愷(1898年~1975年)
原名豐潤,現代漫畫家、散文家。自幼愛好美術,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後,受任教於該校的李叔同(就是後來出家的弘一法師)和夏丏尊的薰陶。畢業後,曾赴日本學習繪畫和音樂,以後長期致力於藝術教育事業,提倡「愛的教育」。1949年後,曾任上海中國畫院院長。豐子愷的散文題材可分為三類:一是攝取兒童情趣;二是刻劃社會百態;三是描繪自然物象。讀他的作品,能使你感到自己面對一位心地異常善良而坦率的長者,聽他既無保留,也無顧忌地傾吐肺腑。他的描寫細膩,只寥寥幾筆,便能勾畫事物,並以身邊瑣事道出人生哲理。此外,由於他崇尚自然率真,反對矯飾,所以作品多以平易的語調和樸實的文字而見稱,生動活潑,富有趣味。豐子愷重要著述有《緣緣堂隨筆》、《緣緣堂再筆》、《車廂社會》、《率真集》等。

[頁首]

聞一多(1899年~1946年)
原名家驊,湖北浠水人。現代著名詩人。1912年考入北京清華學校。1919年「五四」運動中代表清華學校去上海參加全國學生代表大會。1922年到美國留學,學習美術、文學。1925年回國,任教於北京藝術專科學校,並成為《晨報副刊•詩鐫》的主要撰稿人。1928年任《新月》雜誌編輯、國立武漢大學文學院院長兼中文系主任。1943年後,積極參加反對獨裁、爭取民主的鬥爭。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國民黨特務暗殺。
聞一多的詩多表現愛國熱情,曾與徐志摩等提倡新格律體詩,強調詩要有音樂美、繪畫美和建築美,詩風濃麗深沉,結構整齊謹嚴。著有詩集《紅燭》、《死水》,與其學術專著均已編入《聞一多全集》。

[ 頁首 ]

老舍(1899年~1966年)
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現代文學家。1918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學校,先後擔任小學校長和中學國文教員。1924年赴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中文講師,並開始寫小說。1930年回國,先後在濟南齊魯大學、青島山東大學任教。抗日戰爭爆發後,老舍到重慶參加文藝界抗敵協會,從事抗日文藝活動。曾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和北京市文聯主席。其後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受到殘酷迫害,1966年於北京太平湖公園投湖自盡。
老舍前半生的創作以小說為主,尤以長篇小說最有影響。五十年代初,創作重心則轉向戲劇,更以話劇影響最大。他的文筆生動、幽默,富有地方色彩,被譽為「語言大師」。著有長篇小說《駱駝祥子》、中篇小說《月牙兒》、短篇小說《微神》、話劇《方珍珠》等。著述豐富,善於刻劃市民階層的生活和心理,也努力表現時代前進的步伐。

[頁首]

冰心(1900年~1999年)
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現代著名作家。1914年入讀教會學校貝滿女中。「五四」運動中,冰心參加了學生愛國活動,並開始文學創作。1923年留學美國,1926年回國後在燕京大學、清華大學女子文理學院任教。抗戰期間,在重慶以男士為筆名寫作小說。抗戰勝利後隨丈夫去日本,1952年冬回國。回國後從事世界和平民主活動,並進行文學創作活動。
冰心的文學語言清新優美、雋麗簡潔;描寫委婉細膩,在寫景和敘事中融合了自己的脈脈情思,顯示出情與境的完美統一,人們稱之為「冰心體」。文學作品有小說集《超人》、《兩個家庭》;新詩集《春水》、《繁星》;散文集《寄小讀者》、《櫻花讚》等,都是母愛、童心和自然的頌歌。

[頁首]

沈從文(1902年~1988年)
原名沈岳煥,湖南鳳凰人。現代作家、文物研究家。1924年開始在雜誌上發表作品。1926年任香山慈幼院圖書館職員。1929年起先後執教於中國公學、武漢大學和青島大學。30年代起寫出以「湘西」為主題的代表作,並執編天津《大公報》的文藝副刊。1949年後,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從事出土文物研究,對中國古代服飾研究成績卓著。1978年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
沈從文的作品以表現湘西生活、體現湘西精神為主,文學語言奇特,追求純和真的美文風格。著有短篇小說集《龍朱》、《旅店及其他》等;中長篇小說《阿麗思中國遊記》、《邊城》等;散文《沈從文自傳》、《記丁玲》、《湘行散記》等;學術著作《中國絲綢圖案》、《唐宋銅鏡》、《中國歷代服飾研究》等。

[頁首]

巴金(1904年~2005年)
原名李堯棠,字芾甘,浙江嘉興人。現代著名作家。1927年去法國留學,期間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說《滅亡》並寄回國內,陸續在上海的《小說月報》內發表。1929年回到上海,從事創作和翻譯工作。1949年後,巴金歷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主席。1984年獲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巴金也曾先後獲得多個獎項,如獲意大利「但丁獎」、意大利蒙得羅國際文學獎特別獎等。
巴金的作品熱情澎湃,語言流暢樸實,充分體現出他坦率的胸懷和真誠的個性。結構嚴謹,寫景敘事簡潔,人物心理描繪細膩傳神,人物形象血肉豐滿。重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愛情三部曲》(《霧》、《雨》、《電》)等;中篇小說《新生》、《死去的太陽》、《海的夢》等;短篇小說集《神•鬼•人》;散文集《旅途隨筆》、《新聲集》等。


[頁首]

張愛玲(1920年~1995年)
本名張煐,原藉河北豐潤,生於上海。在既傳統又現代、中西文化互相衝擊的家庭環境下長大。1943年於雜誌《紫羅蘭》中發表首部小說處女作《沉香屑》,其後以一系列的小說震動文壇,成為四十年代上海最紅的女作家。五十年代時已完成《傾城之戀》、《金銷記》、《赤地之戀》、《半生緣》等多部重要著作。1995年逝世於美國洛杉磯公寓,享年七十四歲。
張愛玲是中國近代文壇中一位傳奇的女作家,她的文字具強烈而獨特的個人風格,結構嚴謹,意象繁豐,人物形象鮮明,作品主要以上海、南京和香港為故事場景,大多描寫荒涼和頹廢的大城市中的曠男怨女,籠罩著淒涼的氣氛,演義著墮落與繁華。《怨女》、《秧歌》、《第一爐香》、《惘然記》等多篇著名小說被輯為《張愛玲典藏全集》。


[頁首]

金庸(1924年~)
原名查良鏞,是著名香港作家,也是近代中國文學的重要作者之一。1942年就讀中央政校法律系,後在杭州任職記者。1946年進入上海東吳法學院插班修習國際法課程。後被錄取為上海《大公報》國際電訊翻譯。1948年被調派至香港,續任國際電訊翻譯。1951年任《新晚報》編輯,並撰寫影評、電影劇本。1955年在《新晚報》發表第一部長篇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1957年發表《雪山飛狐》、《射鵰英雄傳》,聲名達到頂峰,時年三十四歲。1959年創辦香港《明報》。1972年9月《鹿鼎記》連載完結,金庸宣佈正式封筆,開始修訂全部武俠小說作品。《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大師文庫》一書中,將金庸列為小說家第四名。金庸的武俠小說,多以真實的歷史事件為背景,表現愛國主義和民族氣節。情節曲折離奇,人物性格鮮明,對人性的刻劃入木三分,富有浪漫主義色彩。金庸重要著述有小說《書劍恩仇錄》、《射鵰英雄傳》、《俠客行》、《天龍八部》、《神鵰俠侶》、《碧血劍》、《鹿鼎記》、《笑傲江湖》、《倚天屠龍記》等。

[頁首]

余光中(1928年~ )
余光中,當代作家、詩人。幼時在家鄉讀書,畢業於南京青年會中學後,選讀金陵大學外文系,1948年轉入廈門大學,開始詩歌創作。1949年進臺灣大學外文系,1951年畢業。1955年獲選為臺灣十大傑出青年。曾在美國斯坦福大學、臺灣師範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任教。余光中曾獲得多項文學獎,包括「臺灣文藝協會新詩獎」、「第15屆詩歌類國家文藝獎」、「第七屆吳三連文學獎散文獎」、「《中國時報》新詩推廌獎」及「國家文學獎之新詩獎」。他的《傳說》及《小木屐》亦曾獲「臺北新聞局金鼎獎歌詞獎」。余光中目前專事寫作,他的作品以新詩和散文最有名。詩作節奏輕快,聲調酣暢,激情洋溢,寓意奔放。散文意蘊深沉、感情激越、強調個性、文辭優美。余光中作品兼有中國傳統文化的鮮明特色和現代派追求形式美和詩句音樂性的特點。余光中著有詩集《舟子的戀歌》、《藍色的羽毛》、《蓮的聯想》、《五陵少年》、《天國的夜市》、《白玉苦瓜》、《天狼星》、《余光中詩選》等;散文集有《左手的繆斯》、《望鄉的牧神》、《焚鶴人》、《聽聽那冷雨》、《青青邊稔》等;評論集有《掌上雨》、《分水嶺上》、《梵谷傳》等。余光中除寫詩外,也寫散文、評論,並從事翻譯創作四十餘年。余光中被稱為臺灣現代派十大詩人之一。

[頁首]

白先勇(1937年~)
廣西桂林人。父親是抗日名將白崇禧將軍。少年時舉家遷往台灣。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後,於1963年赴美國留學,得愛荷華大學碩士學位。1958年開始文學創作。1960年在大學期間,與同學王文興等創辦雜誌《現代文學》。1965年在美國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教授中國語文及文學。
白先勇在小說創作方面很有成就。他強調小說是一種藝術,要精心尋求作品本身的藝術形式,做到形式與內容的合一。他的小說大都描寫新舊交替時代人物的心理,用筆冷峻,文字嚴謹,重視「對話」在小說中的作用,善於描寫細膩的情感,尤其善於刻畫女性形象。藝術上將中國傳統技巧和歐美小說技巧熔於一爐,具有獨特的風格。作品有短篇小說集《台北人》、《寂寞的十七歲》、《謫仙記》,及長篇小說《孽子》等。

[頁首]

周國平(1945年~)
周國平(1945年出生),哲學博士,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是研究西方哲學家尼采的專家。1968年於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後,到湖南農場勞動,後又去廣西資源縣工作。1996年以懷念夭折的女兒為主題的作品《妞妞 —— 一個父親的札記》而聞名。1978年考入中國社科學院,先後獲哲學碩士、博士。
周國平的散文集有《守望的距離》、《安靜》等;學術著作有《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尼采與形而上學》等。作品大多是從哲學的角度關注人生,融理性與激情於一體,文筆清新自然,富有睿智。

[頁首]

余秋雨(1946年~)
浙江餘姚人。當代著名的美學專家、學者、藝術理論家、散文作家,亦為傑出的文化史研究者。在內地和台灣出版多部中外藝術史論專著,曾擔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教授。1987年被授予「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榮譽稱號,並入載英國劍橋《世界名人錄》。現任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交通大學、上海大學兼職教授。
余秋雨的作品有學術專著《戲劇理論史稿》、《戲劇審美心理學》等,及文化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筆記》等。他的散文多以旅遊名勝、歷史人事所引發之今古人生,以及對文化的反諷省思等為題材,寓意溫良而筆觸清新,常在一種溫厚的親切感下除傳達人生體驗和靈性感悟之外,更多的是對於歷史進程中某些文化現象的考察和思考。

[頁首]